“没想到一根艾草条、几个玻璃罐,能有这么神奇的调理效果!”10月11日,中德“岐黄工坊——中医文化交流活动”现场,来自德国的留学生刚体验完艾灸,便兴奋地向身边的同伴分享感受。当天上午,17位德国留学生在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仿真医学院沉浸式体验艾灸、拔罐、头疗、肩颈理疗与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项目,还亲手制作香囊、香膏与药丸,在互动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教师刘睿菲首先通过生动的案例与模型演示,为德国留学生讲解中医“治未病”的核心理念,以及艾灸温通经络、拔罐散寒除湿、耳穴压豆调理脏腑等疗法的原理。在体验环节,德国留学生们按捺不住好奇,纷纷上前尝试:有人端坐接受肩颈理疗,感受手法推拿带来的放松;有人在耳穴压豆时仔细记住对应穴位的功能;还有人在艾灸的温和暖意中,慢慢体会中医“由内而外”的调理逻辑,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动手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在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副主任史宇晨的指导下,德国留学生们手持研钵,将艾叶、丁香、藿香等中药材研磨成粉,小心翼翼地装入刺绣香囊;调制香膏时,大家认真控制蜂蜡与精油的比例,专注地搅拌出细腻的膏体;在黄娴老师的指导下,德国留学生制作的药丸更是力求形状均匀。德国留学生捧着自己制作的香囊笑道:“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做养生好物,不仅好闻,还能驱蚊安神,要带回去送给家人做礼物。”
“能和德国同学一起探索中医文化很有意义!”承担志愿者工作的医学院学生表示,以前更多是听老师讲理论,这次通过体验和动手,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医的实用性,也能借这个机会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据悉,“岐黄工坊”是学校“新双高”建设中重点打造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品牌建设内容,注重深化和拓展面向国际的中医及相关领域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此次活动不仅为中外学生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更让中医药文化以“可触摸、可体验、可创造”的方式走进外国青年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