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由医学院“暖阳护助党支部”联合助产专业举办的充满科技感与人文温度的行业专家实践课堂火热展开。此次活动是医学院“四百工程”铭志行动首秀暨护理专业群“双高”建设特色任务之一。
国际助产联盟认证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护理教研室主任、护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徐鑫芬,以金职大助产专业外聘学科带头人的身份,走进高度还原真实产房的助产实训中心,围绕“新生育政策下助产士的核心竞争力构建”主题,为师生们擘画了新时代助产人才培养的立体化路径。
课堂中,徐鑫芬讲述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助产实践案例,结合我国助产行业和浙江省实际指出,目前助产士需突破传统岗位局限,正从单一产房接生向“全生命周期生殖健康服务”转型,要成为覆盖孕期管理、分娩支持、产后康复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全能型健康管家”,在青少年性教育、流产后关怀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助力国家生育支持政策落地。此次课堂旨在重塑师生对助产职业的认知,即新时代的助产士,既是生命奇迹的见证者,更是全民健康的守门人,不仅接受了国际前沿理念的洗礼,更深刻认识到职业角色的时代价值。
在参观医学院助产实训中心时,徐鑫芬对“居家分娩支持”场景模拟和“产前焦虑评估系统”的创新设计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应开发“AI+VR”智能分娩训练系统,集成疼痛动态感知与个性化心理疏导功能;建立“产房-社区-家庭”三级联动平台,实现高危妊娠预警、远程胎监等智慧化服务等前瞻性建议。随着“三孩政策”实施,助产士需兼具信息化素养与跨学科能力。她勉励助产专业学生要向“生命健康管理者”转型,积极考取IBCLC、PAC等国际认证,掌握信息化健康管理技能,真正成为基层医疗的“六边形战士”。
除了课堂传授、现场参观,徐鑫芬还与专业教师探讨专业建设,以“守护青春力量,女性早衰预防指南”为主题分享交流,关心关爱女教师健康;和青年学生共话成长心得、备赛选手共研比拼技能,同时前往附属医院指导妇产科的发展。
接下来,医学院“四百工程”铭志行动将通过邀请全国劳模、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等知名杰出校友进校园,凝聚校友力量、整合行业资源,举办专家名医讲坛、百名院长大咖工坊、百名励志学长开讲、百名优秀学子分享等系列育人活动,构建起“理论+实践”“校内+校外”的立体化育人格局,助力学院各项事业更高质量发展。